用户名:
密码:

成功案例

“剧本杀”引发著作权侵害作品署名权、发行权、信息网络传播权纠纷判决案
作者:张晓晗 律师  时间:2025年10月16日

一、案件概要原告系知名剧本杀文字作品《虚无》的著作权人,完成著作权登记。该作品包含组织者手册、角色剧本及配套线索卡、音视频等素材,以文字为核心表达,具有较高独创性。被告一(某日用品经营部)在被告二(某电商平台)开设的店铺中低价销售涉案剧本电子版,原告主张其侵害署名权、发行权及信息网络传播权,索赔经济损失及合理费用共计7万元。二、争议焦点
作品性质认定:涉案剧本杀是否构成著作权法保护的文字作品?

侵权行为构成:被告一销售电子版剧本是否侵害原告著作权?被告二是否承担连带责任?

责任承担:赔偿金额如何确定
三、法院裁判要点(一)作品性质认定
核心观点:涉案剧本杀虽包含线索卡片、音视频等多元载体,但其核心是通过文字构建完整故事,符合《著作权法》对文字作品的定义(独创性+可复制性)。

法律依据:《著作权法》第三条、《著作权法实施条例》第四条。

(二)侵权行为认定
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

被告一行为:未经许可通过网盘提供电子剧本下载,使公众可在选定时间和地点获取作品,构成信息网络传播权侵权。


被告二免责:作为网络服务提供者,已履行“通知-删除”义务,且无证据证明其明知侵权,不承担连带责任。

署名权、发行权不成立?

被告一未篡改作品署名,且未提供实体侵权复制品,故不侵害署名权、发行权。

(三)赔偿责任
赔偿标准:综合考虑以下因素酌定赔偿1万元:
① 作品类型及知名度(含同名小说影响力);
② 侵权行为性质(低价销售挤压正版市场);
③ 侵权规模(取证时显示销量及历史销售记录);
④ 合理维权成本(律师费等);
⑤ 特殊考量(剧本杀“一次性使用”特性加剧侵权损害)。


四、裁判要旨
作品认定规则?:剧本杀以文字为核心表达,配套素材不影响其文字作品属性。

网络侵权判定:网络服务提供者无主观过错且及时止损的,不承担侵权责任。

赔偿裁量要素:需结合作品特性、侵权行为模式及市场影响综合判定。

五、类案启示
1.权利人维权要点:

注重固定电子证据(如可信时间戳);

关注侵权行为全链条(实体/电子渠道同步取证)。

2.经营者合规警示:

网络销售需严格审查商品授权;


避免直接提供侵权作品下载链接。


3.平台责任边界:落实“避风港原则”,完善侵权投诉响应机制。

律师资料

张晓晗律师
电话:13810662577

我的精采回复

最近访问