用户名:
密码:

律师随笔

知识产权刑事犯罪的二审一些辩护思路或改判的思考与策略总结
作者:张晓晗 律师  时间:2025年10月11日
一、猛攻证据体系,挑战“排除合理怀疑”的证明标准?核心策略:?? 刑事案件的证明标准远高于民事案件,必须达到“证据确实、充分,排除一切合理怀疑”。辩护律师应通过实质性审查鉴定意见、切断关键证据的关联性、以及从根本上质疑损失认定,来挑战控方的证据体系。
具体做法:

鉴定意见的实质性审查:深入审查鉴定检材的来源、提取过程、鉴定方法的科学性及比对样本的可比性。
关键证据的关联性切断:证明指控犯罪的核心证据与被告人之间的关联存在断裂。
损失认定的根本性质疑:挑战“重大损失”或“非法经营数额”的计算依据和方法。
二、紧扣犯罪构成要件,区分“合法”与“非法”核心策略:辩护的核心在于将被告人的行为从犯罪构成要件中“剥离”出来,即使行为不当,也未必构成刑法意义上的犯罪。
具体做法:

主体/客观行为不符:区分“制假售假”与“买假自用”,避免将单位犯罪的责任错误地由个人承担。
犯罪对象不符:全力论证涉案信息属于公众所知悉的信息,或通过合法手段即可获得;在假冒注册商标罪中,论证被控产品与注册商标核定使用的商品不属于“同一种商品”。
三、瓦解主观故意,主张“不明知、非故意”核心策略:知识产权犯罪多为故意犯罪,公诉方负有证明被告人“明知”或“应知”其行为侵权的重要责任。辩护律师应构建合理解释,反驳推定“明知”的基础。
具体做法:

合理解释的构建:为被告人的行为提供有事实依据的、合乎常理的辩解。
打击推定“明知”的基础:证明进价低是由于行业惯例、批量采购或产品质量等级不同,而非明知是假货。
四、审慎利用司法鉴定与审计报告,程序正义与证据合法性之争核心策略:将鉴定报告从“科学判决”的神坛上拉下来,将其还原为一份需要质证的普通证据。程序违法是导致证据无效乃至判决被撤销的直接原因。
具体做法:

非法证据排除:坚决申请排除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的言词证据和实物证据。
电子数据取证程序的挑战:严格审查电子证据的提取、固定、保管链条是否完整。
申请鉴定人出庭与聘请专家辅助人:通过当庭询问和专家意见,暴露鉴定过程中的专业漏洞或主观臆断。
五、灵活运用政策,主张“民事行政手段足以救济”,争取从宽处理?核心策略:?? 刑法是社会治理的最后手段。辩护人应着力说明,本案侵权行为情节较轻,社会危害性不大,完全可以通过民事赔偿、行政处罚等方式有效解决。
具体做法:

强调情节轻微:如侵权产品未流入市场、违法所得极少、权利人损失已获弥补等。
渲染社会效果: 对于初创企业、科研人员或情节特别轻微的个案,强调动用刑罚可能带来的负面社会效果。
认罪认罚的运用、和解与谅解、单位犯罪与个人责任的区分:适时引导当事人认罪认罚,积极促成与权利人的和解,清晰界定决策者、主要实施者与一般参与者,为作用较小的被告人争取从犯认定。
结语知识产权刑事辩护是一场充满挑战的智力较量,要求辩护人不仅要有深厚的法律功底,还要有敏锐的证据洞察力和对行业知识的深刻理解。成功的改判,往往是对上述多个要点进行组合运用的结果。掌握这些要点,您就能在这场关乎自由与财产的战役中,为当事人筑起最坚实的防线。

律师资料

张晓晗律师
电话:13810662577

我的精采回复

最近访问